演讲者 |王 宁
部 门 |立案庭
回首三年前,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刚刚步出校园走入法院的少年,对法院工作满怀兴奋与憧憬。自接触法律这门学科以来,我一直希望能够将多年所学所思付诸实践,真正有所作为。法院是一个可以发出光与热的地方,小小的我可以在这里奉献青春,为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这里有我的信仰与追求,我可以在这里头顶国徽、身着法袍、手持法槌实现公平正义。
但在入职一段时间之后,我逐渐焦虑和苦恼起来。法官助理需要通过员额制考试之后,方能成长为手持法槌、定纷止争、守护正义的人民法官,这个年限也许是五六年,也许是七八年。那么在这成为人民法官的漫长岁月中,如何才能维护法律尊严,如何才能肩扛社会公正,如何才能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呢?我开始反思自身,应该怎样才能不负胸前佩戴着的天平徽章,应该怎样才能不负身上穿着着的法院制服。经过不断的思考,我逐渐领悟到,立足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使自身不断得以成长,让人民群众在点滴小事中感受到法院的公平、正义与温度,才是我该有的使命与担当。
进入立案庭工作之后,我需要完成耐心接待当事人、频繁接听电话、不间断审查案件、及时联系当事人或其律师等各项工作。在这个一线岗位上,需要我每天早早地来到诉讼服务大厅,依次启动各种办公设备,提前着手安排当天的工作。每一天工作都在接打电话、“迎来送往”当事人、审查立案材料、进行立案登记等交叉循环的工作中度过,更多时候还要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来完成立案工作。忙起来的时候更是经常会忘记喝水,嗓子也会沙哑无力。可是立案庭作为法院的对外窗口,直接影响法院的形象与公信力,因此在一些细微事务的处理上,更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耐心的解答当事人的有关问题,细心的处理各项工作,如此方能不负职责使命。
转眼间海事法院已履职八月有余。面对全新的海事专业领域,颇感知识储备的不足。诉前扣押船舶、申请海事强制令、司法确认程序、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等陌生的法律程序,电放提单、信用证、独立保函等专业术语,难以区分适用的案件案由,似懂非懂的行业英语用词,都让我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我逐渐感受到了肩上的担子与压力,于是我只有更加努力,当在工作中遇到知识空白时,就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利用空余时间逐个填补。这个填补知识空白的过程,就是逐渐向“五懂”法律人靠近的过程,也是在为不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做准备的过程。 面对来自各方的咨询:“这个案件是不是属于海事法院专门管辖”,“诉前扣押船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涉外主体能否委托中国公民代理案件”,“船东拖欠工资,能打电话请法官现场帮忙吗?”。我都会本着司法为民的工作原则,用心倾听、细心关注、耐心解答,以给当事人正确的指引,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扎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在工作中不断彰显出自己的作为与担当。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同法官一样,在那一间间夜幕降临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在那一本本堆得比人还高比墙还厚的案卷里,在那一份份成千上万字字珠玑的判决书里,在那一篇篇字斟句酌咬文嚼字的宣传信息里,在那一晚晚想着案件思路难以入眠的深夜里,在那一个个做梦还在开庭谈话调解的梦境里,在各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的笑脸里,在身穿法袍手持法槌的荣光里,继续心怀使命、捧起责任,去实现新的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