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海事法院始终坚持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事关法院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谋划部署,全面实施“队伍素能”提升工程,制定推行“海法菁英”计划,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海法人才高地,为高质量海事司法提供坚实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是高位谋划,优化人才工作布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不断健全完善人才管理、培育工作机制。明晰人才发展定位。聚焦南京海事法院专而新、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专而强、专而高的“六专”发展内涵,提出打造懂法律、懂外语、懂海洋、懂贸易、懂航运“五懂”复合型海事审判人才的目标要求。规划人才发展路径。结合全省法院“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制定海事法院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设立“海法菁英”五年培养目标,描绘人才培养“时间表”“路线图”。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系统素质培养体系,多渠道发现、储备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建立“海法菁英”人才库,跟踪评估成长情况、现实表现。积极选派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法庭一线磨炼、到吃劲岗位历练。履职以来,23名干警在4个派出法庭墩苗成长、2名干警赴乡村帮扶挂职、1名干警赴西藏法院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经受考验、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是精品实施,打造特色人才高地。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案件、推出精品调研、提供精准服务。精品审判擦亮名片。始终把海事审判一线作为培养锻炼菁英人才的主战场,开展“本职岗位建新功 执法办案争先进”竞赛活动,每季度评选7名办案标兵,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实施精品审判战略,搭建精品案例工作专班,健全案例挖掘、培育、指导机制,1案例入选2020年全国十大海事审判典型案例,1案例入选江苏法院2021年十大典型案例。精品成果凝练智慧。充分利用专业审判团队、调研人才库、“青年翻译小组”3个平台,发挥“海商法学研究会”、“远航海法论坛”等载体,定期开展海事司法研讨。提出“七个一”(一份优秀文书、一场示范庭审、一篇案例分析、一篇调研文章、一篇信息报道、一份司法建议、一项创新举措)工作要求,干警撰写的73篇论文在《人民司法》等重点期刊发表,一篇文书、一个庭审分别荣获全省法院“百家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精准考核激发动力。优化综合考核实施方案,完善可评、可考、可量化的考评体系,兼顾岗位业绩与综合成绩,客观立体呈现干警案件办理、司法调研、重大任务落实等综合情况,全方位记录、评估、展示工作业绩。开展“海法之星”评选,每季度评选行业先锋10人,激励对标找差、创先争优。推动考用结合,加大菁英人才选任力度,培养交流1名80后正处职干部,选任1名85后副处职干部。
三是专业赋能,拓展人才成长空间。着眼专业专注,突出一专多能,多渠道锻造复合型海法人才队伍。聚焦专业素能提升。以实战实训实效为导向,细化全年业务培训计划,按照人员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办案竞赛、庭审观摩、法律文书评比等岗位练兵,鼓励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带头授课交流,推动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强化综合素质培训。扎实开展分层次、全覆盖能力培训交流,科学设置“海事大讲堂”培训课程,将“政治轮训”作为教育培训“第一课”,通过专家讲坛、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互动研讨等丰富业务培训形式。搭建多元交流平台,选派1名干警到最高法院跟案培训、5名干警到省法院跟班学习、4名干警到大连海事大学脱产研修,提升干警工作视野。加强专门人才培育。对标全国、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评选标准,制定培养计划,定向培育业内领军人才,夯实法院发展人才基础。组建“青年翻译小组”,制作英文诉讼指南、翻译国际海事资讯、录制《海法之声》,打造涉外人才培养特色品牌。截止目前全院已涌现1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名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6名全省审判业务专家。